发布日期:2019-02-01 阅读次数: 媒体来源:研究室
为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推动淄博工业向中高端发展,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支持企业发展,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淄博市工业和服务业企业三年培训计划(2018-2020)》,简称“十万企业厂长(经理)培训工程”。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市政协将“十万企业厂长(经理)培训工程”对口协商作为年度重要协商工作计划之一,高度重视、主动作为。积极与市经信委、中小企业局、服务业办公室进行对口协商,推动了培训工程的顺利实施,培训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在社会上引起了良好反响。现将协商督导情况汇报如下:
一、三家主管部门开展培训的措施及成效
十万企业厂长(经理)培训组织工作由市经信委、市中小企业局、市服务业办公室三家单位负责具体组织实施,接到任务后,三家部门积极主动,担当作为、精心谋划、严密组织、周密部署、扎实推进,十万企业厂长(经理)培训工作顺利开展,开局良好,取得了较好的阶段性成果,三家部门的主要做法是: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一是明确分工,压实责任。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组织开展企业家培训的工作要求,市经信委牵头协调,三家部门分别召开党委(党组)会研究部署,成立了企业家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压实责任、统筹力量、狠抓落实。确定一名分管领导专门负责,具体科室和人员承办,切实做到工作细化、目标到人、责任到人。二是周密部署,四级管理。确定培训时间和培训任务后,三家部门会同培训学校成立了培训工作协调小组,抽调得力人员,分别组建了组织协调组、班主任组、教学组、后勤组等工作班子,建立起了部门、区县、院校、学员四级管理体制,环环相扣,层层落实,每个班级都建立了微信群,为培训工作有序进行提供了严密的组织保障。
(二)准备充分,方案科学。一是为做好培训工作,各部门充分准备,科学制定计划和方案。按照《淄博市工业和服务业企业三年培训计划(2018-2020年)》,市经信委会同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服务业办公室、市中小企业局正式制定印发《淄博市2018年企业家市级培训计划》,计划全年举办企业家培训班次124个,市级培训企业主要负责人6194人。国外高端培训4个,国内高校培训38个,市内培训82个。为保障顺利实现全年培训目标,以淄博市企业家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名义下发了《落实<淄博市工业和服务业企业三年培训计划>工作的通知》,指导区县开展培训工作。二是积极对接培训院校。各单位对接浙江大学、山东理工大学、淄博职业学院,多次召开对接座谈会。2017年11月,市经信委和市服务办与浙江大学进行了初步对接;12月,浙江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7名专家教授来我市对接洽谈培训等工作;2018年1月,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工业技术转化研究院就人才引进、企业家培训、科技转化等事项先后来我市进行了座谈交流。市中小企业局与山东理工大学、淄博职业学院多次就学院食宿、教学场所、师资力量、课程设置、工作职责、纪律要求等事宜沟通衔接,针对跟班管理人员、班主任、带队人员、教师、班委、学员等建立了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考核评价制度、学员组织制度,各岗位职责明确,责任到人。三是科学制定方案,重点选定课程和老师。各部门、院校事前多次走访企业家,针对培训需求进行了充分调研,课程设置紧紧扣住新旧动能转换这一主题,师资和教学点的选择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培训形式灵活新颖,坚持多层面、多角度、多元化,调研充分,方案科学。
(三)高点定位,重点突出。一是坚持高点定位,以“与世界接轨,与全球对话”的意识和视野精心谋划,坚持名校深造与名师授课为基本定位,促进个人素质“双提升”。课程设置紧紧围绕我市新旧动能转换的主题,开展“量身定制”培训。精选课题和授课教授,以企业战略、决策领导、市场运作、企业文化、创新机制、品牌建设、企业传承等专题培训为主,并辅以家国情怀感受、校园文化熏陶,促进企业家专业素养和个人素养的“双提升”。二是将集中授课与现场教学、学员论坛、互动课堂相结合,充分发挥浙江经济发达的优势,多次组织学员与当地服务业企业家交流,通过两地企业家面对面交流,让我市企业家近距离感受杭州市商界精英的先进理念和创业精神,学习借鉴浙江省和杭州市推进服务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方面的成功经验。三是利用晚自习时间为学院安排了摄影鉴赏、公务礼仪、心理调适、团队协作、小组讨论交流等方面内容,丰富了学员的课余生活,增强了培训工作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充分调动了企业家的参与积极性。
(四)科学管理,效果明显。为加强培训管理,保障培训质量,完成培训任务,市经信委会同市服务业办、市中小企业局制定了《淄博市企业家培训管理办法》,针对培训计划与备案管理、培训形式与课程设置、临时党支部制度、学员管理与考勤制度、征求意见建议制度、教学评估与考核、学员守则等形成了培训管理制度28条。并对每期学员开展学员满意度测评、优化营商环境意见建议征询,对各区县市级培训计划完成率,区县自主培训完成率、学员出勤率、学员满意度进行月考核。三家部门、区县和各培训单位,同心协力,上下左右贯通,工作分工不分家,发挥了很好的组织作用和协办作用。承担培训任务的市内两大院校和有关部门之间对接充分,合作紧密,形成了强大工作合力,大多数学员对培训给予了较高的认可度。从市科协王克伟委员反馈的问卷调研结果来看,企业家对培训效果、组织实施工作和培训质量的满意度均在90%以上,88%的企业家认为培训能够帮助自身提高处理企业发展中遇到问题的知识和能力。
部分企业负责人表示通过学习,学以致用效果明显,收获很大,部分企业家已经将学到的知识结合到生产经营中去。淄博汇珠钢球有限公司总经理酒元亮在参加完市级规模以下企业家培训后,对专家讲的“企业要想办法发现并解决客户的需求痛点,要围绕客户的痛点改进升级”感触很深,随后按照专家讲授的管理知识,对生产装配流程进行了优化,实施配货改进,办法实施一星期,客户订单量提升了200%。另外,还有一部分企业邀请授课专家到企业开展咨询活动,并以聘请顾问、咨询服务等方式达成服务合作。大部分中小企业在参加了安全环保培训后,责任意识明显增强,对安全环保的认识更深入。淄博海波服装有限公司、淄博镇港电气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业在接受培训后,主动找授课教师淄博职卫信息的安全专家到企业进行安全指导,随后签订安全咨询服务协议。多数被培训企业对中小企业促进法、人才新政等国家、省市法律法规及政策都有了深入了解,诚信守法经营的意识显著增强。利用培训的机会,市中小企业局组织规模以下企业进行营商环境调查。通过调查,培训企业主要反映了中小企业融资难、政策落实、土地问题、环保安全、企业用工、大工业用电等方面问题及建议。市中小企业局将调查到的问题汇总整理,向市领导作了汇报。每个培训班都建立了微信群,评选出的优秀学员也建立优秀学员微信群。通过微信群直接发布政府相关政策,为消除政企信息不对称、实现政策有效落地提供有利条件。
二、政协与政府主管部门对口协商情况
组织“十万企业厂长(经理)培训工程”对口协商,是市委主要领导交给市政协的2018年重点协商课题之一。接到任务后,市政协党组高度重视,认为省委确定积极创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淄博是老工业城市,市委、市政府把以新旧动能转换为重点的工业强市建设作为重要着力点。尽管全市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面临的任务特别重、压力特别大,但也拥有一支庞大的科技人才队伍群体,这是淄博实施新旧动能转换的最大优势所在,而企业家恰恰承担着如何使这些人才激活的组织和引领的作用,对企业家实施更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培训实际上是在为今后淄博科学发展装上“导航器”,以此打造全市经济发展新优势。为此,政协党组多次开会研究,指定由一名住会副主席挂帅,确定由文教卫体委承担,市工商联配合,第一时间成立课题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展开工作。考虑到此项工作是一项全年性的工作,是全市实施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性措施,因此,自年初开始,文教委即立足早介入、早沟通、早对接,主动与主管部门进行反复对接、深度磋商,针对培训之初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共同协商对策,在较短时间内与有关部门达成了高度共识,并以《社情民意》信息的形式向市委、市政府提出三条建议:针对培训工作面广量大、任务繁重的实际,为确保培训任务完成,建议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区县和高校各自的责任分工,将十万企业厂长(经理)培训列入市委、市政府对各区县和相关部门的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制订具体的评估标准和责任考核办法,整合调度各部门、各区县培训力量;针对经费不足问题,建议市财政1000万的年度培训经费重点保证支持规模以上6100人培训聘请优质师资所必需的经费,不足部分采取分级分担和企业税前列支方式解决;在培训内容上建议紧扣新旧动能转换,立足培养造就一支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品牌建设意识、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队伍,重点培训企业家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理念与政策,开拓创新的思维、路径和方法。在课程与师资的选择上建议放眼全国,重点从地处改革开放前沿地区、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结合密切的高等院校中选名师、选精典课程,并将成功企业作为现场教学基地等。
协商工作中,我们坚持在“在协商中积极参政,寓监督于协商之中”,积极发挥好人民政协人才荟萃的优势,让政协委员积极在协商中参政,在协商中监督,对主管部门完善培训方案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对部门培训工作的落实起到了重要的督促作用。为了深入了解培训工作进展情况和培训效果,还建立了跟班教学评估联络员制度,今年3月份,专门选派两名市政协委员全程参加了在浙江大学举办的第一期省外培训基地教学活动,进行实地跟班督导调研,这本身也是政协工作在协商中监督的又一次有益尝试。
三、对今后培训工作完善提升的几点建议
尽管我市企业家培训工作开局良好,为今后积累了一定经验,但在实地调研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从第一期问卷调查反馈的结果来看,仍有7.84%的受调查者选择一般和很不满意,11.76%的企业家认为效果一般。为此,建议如下:
(一)坚持问题导向,采取针对性措施使培训工作不断完善。企业家培训工作是一项长期工程,将伴随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今后还要继续发扬钉钉子精神,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要坚持“高规格、高层次、高水平”,认真总结前一段培训工作的经验和存在问题,认真听取企业家对培训工作的需求,认真研究吸收政协委员对培训工作的合理建议,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填补短板、弥补弱项、摸索完善、改进提升。在培训内容上要更加注重适应新旧动能转换的需求,更加偏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培训师资结构上,要更加注重高校名师、有实践经验企业家、政府部门政策专家的合理搭配。要继续加大考核、督查、评估力度,落实各方面责任,严格培训纪律和请假制度,确保培训工作实效,提升学员满意度。
(二)努力营造氛围,大力培育和弘扬企业家精神。企业家队伍的素质和良好的企业家精神是一个地方的第一竞争力。培训工作要将培育和弘扬企业家精神作为重要目标之一,着力提高其管理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使企业家真正成为有胆识、有魄力、有担当的优秀领军人物,让潜在的企业家变成现实财富的创造者、创新活动的实践者。要以“亲”“清”为重点,防止“亲”字做的不够的倾向。特别是在民营企业遇到困难和问题的情况下相关部门更要积极作为、靠前服务,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多关注、多谈心、多引导,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着力推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等诸多发展瓶颈,切实减轻企业负担,降低企业成本,提高资产质量,为全市广大企业家创造包括法制环境、政策环境、服务环境、舆论环境在内的良好营商环境,努力营造有利于企业家施展才智、创业创新、释放活力的良好氛围。
(三)搭建用好平台,引导强化企业家政策意识。在培训过程中,要加大对各行业相关政策的解读力度,尤其是增加对中央、省市政策和风险防控知识的培训宣讲,结合全省“技术改造年”,提高广大企业家对政策的理解程度和敏感程度,引导企业家吃透政策含金量。要加大对安全、环保、金融等方面政策的解读和宣讲,强化企业家的政策意识。要充分搭建利用好培训工作平台,加强企业家在政策信息、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交流和协作,做好企业家与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倾听企业家意见,了解企业家诉求,把政府制定的政策信息第一时间传达给企业,把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及时反映给政府部门。
(四)着眼长远发展,打造淄博特色企业培训基地和品牌。建议依托山东理工大学、淄博职业学院等市内高校,对标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特色品牌名校培训基地机构找出差距,创新理念,面向全国引进高水平师资和经典课程,坚持开放式办学,借助外力在做好培训工作的过程中通过传帮带不断提升本地师资水平,编制系统课程体系设置,建立健全培训师资库,形成自己的品牌课程和名牌教授、品牌现场教学点,增强培训课程对学员的吸引力,尽快形成淄博特色企业培训基地和品牌。
今后,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也将继续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履行职能,参政议政,为助推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