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9-02-01 阅读次数: 媒体来源:研究室
足球是世界第一运动,淄博是世界足球起源地。为推动我市足球事业发展,擦亮淄博世界足球起源地品牌,按照市政协2018年度协商工作计划,文教卫体委员会开展了“足球校园建设发展情况”界别协商活动。11月7日至8日,协商课题组到青岛、滨州两市进行了考察调研。12月14日,组织部分教育界别、体育界别委员实地考察了临淄区、高新区部分中小学校园足球开展情况,并召开了协商座谈会,听取了市区两级教育、体育部门和部分委员的意见建议。现将有关协商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市作为世界足球起源地,2007年成为“亚洲足球展望计划”展望城市;2009年成为全国推广校园足球计划的首批试点城市;2015年成为山东省校园足球试点城市。近年来,我市深入思考校园足球定位,破解校园足球发展难题,浓厚校园足球文化氛围,回归校园足球育人本真,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构建校园足球课程和竞赛体系。区县、学校将开设足球课程作为推广普及校园足球运动的主渠道主阵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周拿出一节体育课开展足球教学,课间和课外活动时间则作为足球的“第二课堂”。在全省领先构建了规范的校园足球竞赛体系,在市级层面打造形成五人制足球比赛、“市长杯”足球联赛、“起源地·营地杯”邀请赛三位一体、相互衔接、互为补充的竞赛体系;在区县层面开展区县校园足球联赛;在学校层面,各个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均开展班级联赛,“班班有球队、月月有比赛、人人都参与”正在成为全市校园足球普及发展的真实写照。
(二)建设“起源地”校园足球特色文化。在全市范围内积极推进校园足球文化建设,通过举办校园足球文化节以及征文、书画、摄影、手抄报比赛和征集文化标识等方式,打造淄博特色校园足球文化。临淄区每年举办“齐圣杯”中小学足球文化节,评选“临淄十佳足球少年”“最佳射手”“颠球大王”,形成齐文化特色足球品牌。临淄区、桓台县等区县重视中小学足球队俱乐部建设,目前临淄区有60个足球俱乐部,桓台县有44个足球俱乐部。博山六中的《基于核心素养的校园足球课程建设与功能开发的研究》的课题获“2017年度全市教育创新成果”。2018年,市校园足球训练营管理中心、淄博实验中学、临淄中学的创新项目《营地建设与高中足球特色学校梯队建设协同发展研究》正式立项并顺利开题。
(三)提升校园足球训练水平。市教育局依托山东省淄博市校园足球训练营(淄博中学),打造全市校园足球示范基地,发挥了训练营的辐射、引领、示范作用。近三年,我市每年邀请高水平足球导师进行专题报告,多次召开全市校园足球骨干教师研讨会,对全市校园足球工作进行了深入探讨、反思,推动校园足球水平进一步提升。2015年以来,全市共有6名老师赴国外留学。连续两年举办淄博市足球二级裁判员培训班,进一步壮大裁判队伍。2018年,集中全市足球师资力量,编写了《淄博校园足球训练指南》,从热身篇、技能篇、战术篇、体能篇等四个方面系统阐释了足球训练的基本方法。
(四)加强校园足球国际交流合作。2016年以来,先后有葡萄牙、英国、阿根廷、波兰、斯洛伐克等国家的知名教练、球星来我市考察访问,指导校园足球教学、训练。意大利对华友好协会代表团两次考察淄博校园足球工作,在选派足球教练赴意大利培训、选派校园球队到意大利短期集训、邀请外籍教练到淄博执教等方面达成意向。2018年,市教育局为校园足球训练营引进外籍教练1名,为淄博实验中学引进外籍教练1名,博山六中争取教育部资金支持,引进外籍教练1名;临淄区定期组织学生开展足球研学旅行,今年启动“十佳足球少年”赴德国研学旅行活动,开阔了学生视野。
(五)校园足球展现出全新风貌。目前,我市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达到86所;临淄区是全省第一个“全国校园足球试点区”,被教育部授予“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实践教育基地”;张店区实验中学获省教育厅授牌“鲁能泰山淄博足球项目学校”;淄博中学被省教育厅确定为“淄博市校园足球训练营”。我市各中小学参加各级足球赛事,佳绩频传。淄博实验中学男子足球队连续两次夺得全国中学生足球锦标赛亚军,临淄中学女子足球队获2017年全国中学生足球锦标赛亚军,淄博五中女子足球队夺得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高中女子组(北区)比赛亚军,周村区特奥足球队获得世界特奥足球赛冠军,张店区实验中学夺得2017年中国中学生暑期协会杯亚军,张店区祥瑞园小学勇夺全国“中青超”青少年足球联赛总决赛冠军,等等。实践证明,校园足球运动,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实现形式,对于解决青少年教育中面临的诸如迷恋网络、肥胖症、近视、性格弱懦不失为一剂良方,校园足球使每一位学生得到了锻炼和成长,特别是对锻造学生阳光的性格、强健的体魄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为学生发展提供了更多选择,一批学生获得深造机会,被输送到专业球队,或者借助足球特长升入理想高校深造。
二、面临的困境
我市借助起源地优势,依托亚足联足球展望计划等项目平台,校园足球起步早,积累了一定先发优势,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但随着国家对校园足球发展的高度重视,我省青岛、烟台、滨州、临沂等市奋起直追,在政策、机制、投入、人才等方面不断加大支持力度,我市校园足球发展面临“领先地位逐渐丧失”的困境。
一是重视程度不够。作为世界足球起源地,我市还没有将足球上升到重点关注和推动的工作,就重视程度而言,横向比不如其他市,纵向比不如前些年。相比而言,青岛市早在2014年通过了《青岛市足球事业十年发展规划(2015-2024)》和《关于加快青岛“足球名城”建设的意见》,将校园足球放在第一大项,排在职业足球之前;滨州市把校园足球确定为“一把手工程”,使校园足球在全市中小学全面普及蓬勃发展。
二是投入严重不足。足球运动的特点、规律决定了其对资金投入的需求较大,同时,投入与成绩之间的正相关系也非常明显。但近年来我市财政支持校园足球发展的政策一直没有落地, 2018年才从市财政争取到100余万资金实施校园足球提升工程。相较青岛市每年投入在校园足球上的资金大约在2000万(不含场地建设)、烟台市级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作为校园足球发展专项资金、滨州市政府2018年划拨专项资金1000万元(各县区还将配套专款近5000万元)而言,投入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我市校园足球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问题。
三是起源地文化尚未融入城市规划。世界足球起源地是我们文化名城建设的重要资源,但这一文化资源尚未在城市发展规划中得到重视和充分利用,众多城市游园普遍忽视了对小型足球活动场地的规划和建设,不仅没能很好地体现淄博的地域文化特色并且远远滞后于市民需求。
四是激励保障机制有待完善。目前,我市在学校体育运动员、教练员奖励机制方面尚没有突破,在体育教师成长发展、教学训练方面也缺乏支持性举措,中小学足球教练大都是义务加班训练,很多人甚至还要倒贴差旅费、医药费。较之青岛、临沂等市的做法有很大差距。青岛市印发了《青岛市关于促进学校体育工作提质增效发展的若干意见》,对体育教师以及教练员职称评定、职务聘任到评先树优、教学成果奖,都有对应支持措施;同时,对辅导运动员在市级、省级和国家级综合体育比赛中获得前三名的体育教师,市本级分别按项目给予最高不超过1万元、2万元、5万元的奖励;对辅导运动员破市学生运动会及以上纪录的体育教师授予特殊贡献奖,并给予2~10万元奖励。
三、 意见建议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省教育厅《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针对我市校园足球发展存在的困难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1、将足球运动纳入城市发展战略。作为世界足球起源地,建议市委市政府将足球上升为城市发展战略,充分利用中央、省高度重视和加强足球事业发展的有利契机,放大起源地效应,擦亮起源地足球品牌,积极打造全国乃至国际范围内有影响力的“足球名城”。修订完善我市足球发展中长期规划,尽快出台《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全面振兴我市校园足球,充分利用“起源地”文化品牌,将足球文化特色融入城市规划,以满足市民需求彰显城市足球起源地特色为出发点,利用已有城市绿地、游园规划开辟一批小型足球活动场地,为打造“足球名城”夯实基础。
2、完善校园足球配套政策。在学校、区县先行发展的基础上,建议及时做好市级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顶层设计,完善校园足球发展规划、政策、制度、平台、师资、专业等支持支撑体系,提升校园足球跨区域发展水平。市教育、体育等主管部门加快完善校园足球配套政策,激发广大足球教师、足球教练员积极性,并在领导机制建设、经费激励政策、师资配备与培训、工作量与绩效工资认定等方面提出明确的指导意见。同时,应将“校园足球”发展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安排校园足球项目资金,并逐年提高在预算中的比重,足额安排工作经费,落实地方配套资金,扶持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完善保险机制,提升校园足球安全保障水平,解除学生、家长和学校的后顾之忧。鼓励、引导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通过各种方式资助、支持校园足球发展。相关职能部门要制定青少年校园足球经费管理办法,明确资金用途和使用范围,实行专账核算,严格遵守预算管理和财政资金使用管理规定,确保资金专款专用。
3、大力发展起源地足球文化。足球作为一种世界性的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社会影响,是一项对于民族精神的塑造有着重要作用的运动,是一项社会活动,也是一种文化生活,在教育方面、文化传播方面都有重大意义。建议将足球作为地方特色文化整体谋划、部署和推进,将足球文化融入城市建设,纳入“文化名城”考核范畴,着力塑造足球城市品牌,提升足球城市形象。依托起源地优势,开发起源地文化产品,将蹴鞠和旅游、文化、教育相结合,建设集足球训练、培训、文化娱乐、健身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综合型足球青训基地。要与高校合作,建设足球大学或院系,彰显淄博大专院校的地域特色,放大足球育人功效。加大对外开放,支持各级学校及各区县积极寻求与国外城市与名校在足球方面的合作。鼓励支持因地制宜建设足球文化小镇和以足球为主题的旅游小镇,将足球与蹴鞠融合发展作为淄博文化旅游的组成部分,打造足球起源地文化名片。各级各类学校应将校园足球文化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大力建设足球特色学校,推动足球文化熏陶,激发学生足球热情,实现以球育人、以文化人育人的目标。